MP3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MP3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资讯】河北湖北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动作为糖萝卜

发布时间:2020-11-04 11:35:55 阅读: 来源:MP3厂家

河北、湖北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动作为

网络

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农业部明确由农产品加工局负责组织编制《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主动参与制定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履职尽职开展各项有关工作。与此同时,各地农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管理部门围绕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动作为,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总结了宝贵的经验。现将河北省农业厅、湖北省襄阳市农业委员会的典型做法印发,供学习参考。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 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河北省农业厅

河北是农业大省,但还不是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业大而不强、结构全而不优、一二三产联而不紧的问题,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明显短板。为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省委、省政府将组织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作为打破现有格局的“引爆点”,紧紧抓住建园区、强加工、融三产三个关键点,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通过发展加工业辐射种养业、带动服务业、完善增收链,使农民分享产业链各环节的利润。

一是建园区、聚产业,搭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平台。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作为转方式的重要平台,出台了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按照“生产要素集聚、科技装备先进、管理体制科学、经营机制完善、带动效应明显”的总要求,有效聚集土地、资金、科技、管理等要素,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合作社带动等模式,着力打造一批一二三产融合、产加销游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是园区建设的重点,我们按照龙头带动、农民参与、股份合作、促进增收的原则,组织开展龙头企业进园区行动,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培植基地、提供平台、激发动力。目前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到849个,建设了30个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创建了1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和8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形成了乳制品、面粉、方便面、食用油、猪牛肉制品、禽肉制品、葡萄酒、水果、蔬菜等特色加工业集群,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基地县达到了10个。目前园区已经成为承接农产品加工业项目、促进产业升级的有效载体,成为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抓手。

二是抓住项目、干部两个关键,不断强化农产品加工业投资力度。省委、省政府始终强调,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全省的重点项建设农产品加工业项目库,每年确定100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予以支持,组织2次全省观摩调度活动,各市县党委、政府开展专题拉练,加大项目推进力度,近几年投资额始终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今年全省谋划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2130个,计划投资599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56个,比上年增长12.9%;上半年完成投资7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30亿元。我们围绕农产品加工重点领域,建设项目招商平台,在充分利用全省“5.18”经贸洽谈会、“9.26”廊坊农产品交易会等大型展会集中招商的同时,开展网上信息平台的常态性招商,重点加大工商资本投资农业项目引导力度。今年以来工商资本投资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占到总完成投资额的近四分之一。中粮集团、泰国正大、江苏雨润、浙江海亮等一大批央企、全国500强企业先后到河北投资农产品加工业,全省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达到3000余家,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企业602家,10亿元以上的62家;五得利面粉、今麦郎、汇福粮油、养元智汇、梅花味精等5家企业年销售额超100亿元。全省有1100万农户从农产品加工增值中获益,年增收超过350亿元。现阶段干部是抓项目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更好地发挥干部的作用,开展了干部大讲堂活动,每月一次邀请专家为干部培训授课,组织干部集中培训,同时开展专题调研,研究发展路径,破解制约难题。

三是发挥政府、市场双重作用,建立引导三产融合新机制。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食品工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在省政府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基础上,增设了河北省农产品加工局。加大财政支持引导力度,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5亿元,通过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支持龙头企业开展项目建设;安排1亿元组建农业产业化股权引导基金,撬动各类资本投资农业项目;争取补助资金1.6亿元,建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8000余座,带动20余万户农民实现增收8亿元。立足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组织开展银企对接,向金融机构推荐农业产业化项目300余个;组建了河北省国富农业担保公司,各市县政府组建了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采取“金财通”增信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贷款难题。加强行业指导和服务,建立了全省农业产业化信息系统,对重点龙头企业实施动态管理和日常监测,为企业提供政策、市场、价格等信息服务。加快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推动三地龙头企业“联姻”、承接京津项目转移,目前京津共有110家企业在河北省投资农业产业化,总投资额达766亿元。

注重依靠市场提高发展动能,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建设优质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全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种植基地、畜禽饲养量分别达到25万亩、35万头和6173万只,有力地保障了龙头企业优质原料供应。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年科研投入达到38亿元,建有专门研发机构的企业达到865个,创建中国驰名商标37个。鼓励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打造知名品牌,省级财政对在技术和品牌方面取得明显成绩的企业给予50万元的奖励。支持龙头企业直接融资,每年支持6-10家龙头企业挂牌进行股权交易。全省有上市农业企业7家,在三、四板市场挂牌交易的达到40余家。积极拓展市场空间,组织展示展销、推介洽谈等活动,帮助龙头企业“走出去”;建设网上对接平台,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支持企业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智慧物流等新的发展手段实现转型发展。

三产融合活三农

湖北省襄阳市农业委员会

襄阳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百亿斤粮食生产大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市委、市政府要求农业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要调结构的招数,要稳增长的效益,要就业岗位,要农民收入。全市农民一二三产业经营性净收入的比重为79:8:13,二三产业对农民经营性净收入的贡献率首次突破20%,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我市农村经济新业态、农民增收新途径。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建立融合发展新业态。在努力构建全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格局的基础上,致力于探索有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的微观形态,创建

“农户种养、就地加工、休闲旅游、循环生态”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宜城市钱湾村依托宏全万头养猪场,带动农户建设有机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同时配套建设饲料加工厂、生物肥料厂、农产品配送中心和有机果蔬采摘体验园。打造融合发展综合体。枣阳市按照“引进一个企业、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新社区、转移一批农民”的思路,倪氏集团以全产业链经营理念,打造玫瑰种植、加工、文化旅游综合体。这样的一二三产业综合体在全市已有20多个。拓展农业新功能。谷城县依托特有的山水自然禀赋,把拓展农业的文化传承、休闲旅游、生态涵养功能作为重点,以“稻浪飘香、茶园绿波、万亩油茶、水库鱼乐、湿地美景、梯田风光”为载体的创意田园建设。

二是构建利益联结新机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提是融合,核心在利益联结,让农民在融合发展中分享而不是让企业独享增值收益。配套式初级融合。三杰集团通过订单方式,建立优质小麦原料基地60多万亩,拿出销售利润的10%返还给订单农户。合作式深度融合。鼓励新型经营主体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以地入股,不仅分享种养业而且分享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带来的收益。创建社区股份合作社,将集体经营性资产量化到社员,农民携股参与一二三产项目开发。一些村将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同步确权,量化为股份,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内容,成立股份公司,合理配置集体股和家庭股,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种植、花卉加工、花卉文化旅游,形成充分就业拿薪金、土地流转得租金、股份合作分股金、盘活房产收现金的增收格局。

三是培育融合发展新主体。牢牢抓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个关键,注重发挥其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强化政策扶持。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对从事种、养、加、销、旅一体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奖励。同时,比照工业企业享受的各项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优先纳入省、市重点项目笼子,在金融信贷、要素配置上给予倾斜。对成长性好和投资10亿元以上的农业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强化技术支撑。以建设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市为契机,开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专题培训。与湖北省农科院和北京农信通公司合作,建设全市农业信息系统,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通过便利化、实时化、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依托365优米、京东、淘宝等网络,建立了5家电子商务平台;推广农业物联网和智能控制技术,在襄州现代农业示范区投资建设了智能农业示范服务中心。强化金融支持。出台了《襄阳市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市、县两级按1:2的出资比例,设立27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创新农业开发投融资机制,与农总行合作举办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与金融机构推出“富民兴社诚信创业计划”、“双基双赢合作贷款”、“四方联保”等农村金融支农产品。

四是搭建融合发展新平台。搭建试验示范平台。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基本取向,从制度安排、产业形态、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各方面进行顶层设计、项目策划,把各级各类试验示范点率先打造成全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样板。以发展有机农业为旗帜的

“中国有机谷”,已形成有机种养、有机加工、乡村旅游、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和科技研发等多种产业形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组织学习台湾农会经验,与台中市签订协议,共建南漳“蛮河人家”观光农场项目,打造鄂西北休闲观光农业和台湾精致农业深度结合的示范窗口。搭建流通贸易平台。构建了以四季青、竹叶山、新发地等五大中心市场为龙头、以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为支柱、以农产品流通主体为主力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举办汉江流域农博会,促进汉江流域多产业形态合作与开发。

百战封神安卓版

彩票256手机版

萌菌大作战2

959彩票2019最新版